首页>健康指南 > 正文

炖肉“泡沫”不全是脏东西 要不要撇掉需分情况处理

2021-06-24 18:52:57来源:科普中国

大家在泡茶、倒啤酒、煮面条特别是炖肉时,总会看到一些“泡沫”浮在液体表面。很多人认为“泡沫”是脏东西,需要将其撇去,这样做对吗?

在炖煮食物的时候,食物中的有机物(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等)会溶解或分散在水中,减少了液体的表面张力,在不断炖煮下产生了浓密稳定的泡沫。也就是说,“泡沫”本身是营养物质。如泡茶时产生的“泡沫”含有茶皂素,具有抗菌、调节血脂、保护心血管等作用。煮豆浆时的“泡沫”含大豆皂苷,具有抗氧化、调节免疫、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。至于“泡沫”要不要撇掉,要分情况处理。

如煮肉类食物产生的“泡沫”:肉类食物在刚煮沸不久时产生的泡沫,大部分是由肉中残留的血液、渣滓和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产生的,这部分泡沫有明显腥味,会影响食物的外观和口感,建议撇去。但后期产生的浓白色泡沫,就不用撇去了。

煮豆浆时的“泡沫”:煮豆浆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,这是由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皂苷。皂苷是大豆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,可不撇去。正确的做法是转小火或者加几滴食用油后继续炖煮一段时间,让大豆中的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失去活性,让豆浆营养又美味。

倒啤酒时产生的“泡沫”:啤酒的泡沫是由于发酵啤酒中含有蛋白质,在啤酒中二氧化碳作用下形成的,不必担心有害健康。但要注意,痛风患者不适宜饮啤酒,因为啤酒中的乙醇和鸟苷酸一样会增加体内尿酸,加重痛风。

综上所述,可以撇掉炖煮肉类刚开始时产生的“泡沫”,以便食物羹汤更加美味。而对于其他食物中的那些泡沫,正常看待就好,不必大惊小怪。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

头条新闻

猜你喜欢

|联系方式|